(113/06/21) Mary Peterson教授演講照片
我們是如何在意識中偵測、辨識出視野中的一個物體的(從紛雜的畫面中,判斷哪個部份是物品,並與背景或其他景物區分開來)?關鍵之一,就是要確定輸入的視覺刺激中,哪些邊界是一個物體的邊緣範圍。20 世紀的主流觀點認為,大腦偵測目標物體的歷程完全只基於影像特徵的前饋處理(僅由視覺刺激的輸入與前傳,便決定了物體的偵測)。但我實驗室的研究則支持了另一種觀點,即觀看者的過去經驗也是影響重要因素之一,且在有意識的物體辨識之前是有模糊歧義的可能的。即,在邊界兩側分別可能的物體會競爭來被感知到,它們的意義及形狀在還未被有意識辨識前即會被激發。因此在物體被偵測之前,反饋以及前饋處理的過程就同時都存在了。我們發現即使是在有幾乎都很一致的感知結果的情況下,模糊歧義仍然會發生並在無意識中得到解決。這些發現支持了一種貝氏理論的解釋,亦即皮質-皮質和皮質-丘腦的反饋先於物體的辨識。本次演講將分享我們實驗室發現的證據。